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,包括電動機和冷卻泵,電動機電機轉子外壁等距離的套接有軸承,且軸承外壁焊接有圓筒套,圓筒套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進液口,圓筒套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回流口,第一進液口套接有進液管,進液管遠離圓筒套的一端連接于冷卻泵的第二進液口,第二進液口設有節(jié)流閥,第一回流口連接有回流管,且回流管遠離圓筒套的一端套接于熱交換器的一端,熱交換器的另一端套接于冷卻泵的第二回流口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,安裝方便,使用者通過將圓筒套套接于電動機的電機轉子外壁后,打開節(jié)流閥,讓冷卻泵開始工作,便可以對采煤機的電機進行降溫處理,從而保護電機不受損傷,提高采煤機的工作效率。
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
本技術涉及采煤機上的保護裝置,尤其涉及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。
技術介紹
采煤機牽引部主要作用是為整機在運輸機上行走提供動力。目前,在采煤機上牽引部內部傳動裝置在設計過程中均能滿足強度要求,但由于煤質條件復雜、多變使截割阻力突增等其他不確定因素造成牽引部過載,從而加劇電機產生熱量,如果不能即使讓電機冷卻下來,就會造成傳動零件的損壞,影響采煤機的正常運行,造成惡性事故的發(fā)生,甚至停工停產。
技術實現(xiàn)思路
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(xiàn)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,而提出的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。為了實現(xiàn)上述目的,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: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,包括電動機和冷卻泵,所述電動機電機轉子外壁等距離的套接有軸承,且軸承外壁焊接有圓筒套,所述圓筒套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進液口,且圓筒套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回流口,所述第一進液口套接有進液管,所述進液管遠離圓筒套的一端連接于冷卻泵的第二進液口,且第二進液口設有節(jié)流閥,所述第一回流口連接有回流管,且回流管遠離圓筒套的一端套接于熱交換器的一端,所述熱交換器的另一端套接于冷卻泵的第二回流口。優(yōu)選的,所述電動機電機轉子外壁直徑小于軸承的內徑,且電機轉子外壁與軸承形成緊固配合。優(yōu)選的,所述圓筒套內徑大于軸承外徑。優(yōu)選的,所述圓筒套由第一圓管和套接于第一圓管內部的第二圓管構成,且兩圓管構成存儲腔的兩端焊接有密封片。優(yōu)選的,所述進液管的內徑大于第二進液口外徑,且進液管與第二進液口形成轉動連接。優(yōu)選的...
【技術保護點】
1.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,包括電動機(1)和冷卻泵(7),其特征在于,所述電動機(1)電機轉子外壁等距離的套接有軸承(5),且軸承(5)外壁焊接有圓筒套(2),所述圓筒套(2)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進液口(3),且圓筒套(2)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回流口(4),所述第一進液口(3)套接有進液管(6),所述進液管(6)遠離圓筒套(2)的一端連接于冷卻泵(7)的第二進液口(8),且第二進液口(8)設有節(jié)流閥(12),所述第一回流口(4)連接有回流管(9),且回流管(9)遠離圓筒套(2)的一端套接于熱交換器(10)的一端,所述熱交換器(10)的另一端套接于冷卻泵(7)的第二回流口(11)。/n
【技術特征摘要】
1.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,包括電動機(1)和冷卻泵(7),其特征在于,所述電動機(1)電機轉子外壁等距離的套接有軸承(5),且軸承(5)外壁焊接有圓筒套(2),所述圓筒套(2)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進液口(3),且圓筒套(2)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回流口(4),所述第一進液口(3)套接有進液管(6),所述進液管(6)遠離圓筒套(2)的一端連接于冷卻泵(7)的第二進液口(8),且第二進液口(8)設有節(jié)流閥(12),所述第一回流口(4)連接有回流管(9),且回流管(9)遠離圓筒套(2)的一端套接于熱交換器(10)的一端,所述熱交換器(10)的另一端套接于冷卻泵(7)的第二回流口(11)。
2.根據(jù)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煤機牽引部保護裝置,其特征在于,所述電動機(1)電機轉子外壁直徑小于軸承(5)的內徑,且...
【專利技術屬性】
技術研發(fā)人員:丁黨鳳,王和,潘明,
申請(專利權)人:江蘇煤科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,
類型:新型
國別省市:江蘇;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