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9日上午9點20分,牛頭山礦區(qū)交接簽約儀式在安徽省廣德市舉行,浙江正式揮別最后一座煤礦。
交接簽約儀式現場
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簽署的《關于長廣集團整體撤出牛頭山礦區(qū)并移交資產及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框架協議》要求,會上廣德市人民政府分別與長興縣人民政府、浙江長廣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簽署資產及社會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移交協議。根據協議約定,自2019年12月1日零時起,廣德市依法全面履行浙江長廣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牛頭山礦區(qū)的公共服務、社會管理及司法管轄等職能,長興縣人民政府、浙江長廣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不再履行前述職能。2019年11月30日24時前發(fā)生的各類行政、民事、刑事司法案件,仍由長興縣相應機關辦理。對社會管理、案件管轄、公共服務等職能法律法規(guī)有特殊規(guī)定的,依照相關法律法規(guī)執(zhí)行。據初步統(tǒng)計,交接礦區(qū)地面建筑物達33萬余平方米,土地面積5400畝。
記者 倪雁強 攝
據悉,牛頭山礦區(qū)又名長廣煤礦,位于廣德縣與長興縣交界處,下轄大部分區(qū)域屬于安徽省。因歷史原因,其煤礦歸由浙江省統(tǒng)一開采。1958年8月,長廣煤礦誕生,形成了“地面安徽管,地下浙江挖”的獨特局面。上世紀80年代,長廣煤礦進入生產輝煌期,產煤量超過100萬噸,占當時浙江總耗煤量的三分之一。上世紀90年代后期,隨著煤礦資源的枯竭和經濟結構轉型,長廣煤礦的礦井逐步進入關停程序。2013年8月,根據浙江省委、省政府的要求,長廣煤礦七號礦井宣布關閉,意味著浙江徹底結束了產煤的歷史。